台茶-有記奇種烏龍

推薦一泡便宜又好喝的老茶行出的,這泡應該已經賣很多年了,我這幾個月才看到有些人在推薦一些老茶店的茶,這間有記應該也有一百多年了,這泡茶的名稱是奇種烏龍蜜香文山包種茶,網站說這泡是高級包種下去焙火,發酵度8-10%輕中焙火35%左右所以大概就是半熟香,但就站長看過葉底這泡發酵應該有10-15上下包種大概發酵度不高於20,焙火火味也不重,這個一斤只要800,就站長挑剔的口味來說cp值大概200%,葉底可以看到綠葉紅邊比率有15%(只有部分有但有的比率高)表示發酵度不錯有適度發酵,加上焙火功夫高所以整泡喝起來回韻持久喉韻足果香氣瀰漫炭培焙火焦香,誰說便宜沒有好茶喝,剛買時茶條就很香有種焦糖香蜜香泡起來也不錯茶湯透明明亮,像這種製作良好的茶常喝對胃沒有太多的負擔,我常常喝太生的茶所以胃已經喝到會絞痛,但喝這泡胃不痛,這是我為何不太喜歡喝台茶的關係,要找到好喝又不傷胃的生茶或烏龍那要茶師的功夫好,加上焙火要溫火常時間去焙,出來的茶才會像這樣,不管他是那種茶是機器或手採只要製作良好,都不難喝才對,不過就站長看這泡葉子條索和就該公司網站上講解,應該是有拼配過,所以如果要全手採或固定某個季節像這種量大靠焙火靠分級配的茶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買價格貴一點的,但就這泡茶而言確實挑的很好不匱是店內招牌茶,以下請看葉底湯圖和條狀圖。





你可以看葉緣是否紅紅的現在的茶要找到這種紅邊的很少了,現在的生茶都不在乎喉韻,其實這泡的發酵度也不高,但以發酵度而言很夠了這還是包種,比其它茶發酵度還要低表示發酵度低也是要有綠葉紅邊(以烏龍的角度來看),看人喝如果你要喝這種茶要很內行我有給平常喝高山生茶的人喝過這泡他也感覺不錯所以好茶就是好茶沒有甚麼異議,喝了便知道。
商品網站:
http://shop.wangtea.com.tw/product/detail/Chi-Chong-Oolong-Tea/Chi-Chong-Oolong-Tea-800
購物官網
http://shop.wangtea.com.tw/
站長綜合指數評分:8.8
年份:因為是焙火茶多半是拼配所以年份和季節未標示

有記是大稻埕幾間有名的老店應該是不需要多介紹有空路過可以去買一下站長另外還有買一泡紅玉我是買一斤1600半斤八百也是不錯喝記得要醒一下茶,他們有分很多價位可滿足你對高低階茶的需求所以看你需要買什麼茶這間老闆非常內行,如果你喝茶喝到一個程度一定會找老店老店好茶多,其實我個人很奇怪的是很多好茶都被埋沒,所以到處去買茶試茶總是失望多於高興,我自己喝了不下十幾種烏龍或生茶高山茶等要遇到這種綠葉紅邊的可謂異數,有好茶不買不介紹實在是愧對良心,我買茶都自己去尋訪研究哪有好茶我就往哪去,目前台灣的生茶口味偏生像這種綠葉紅邊的茶我這烏龍也只有這泡和永隆社區那泡,老茶都貴杉杉站長那也就不多說了。

另補充由於此泡是屬烏龍茶商作法是烏龍的作法和挑選烏龍的毛茶,如果是清香型的就有可能沒有綠葉紅邊或有只是看客人口味要熟一點的喉韻好的有綠葉紅邊要純清香高香就沒有綠葉紅邊或稍微有一點點的也可以,兼具喉韻和清香像以上這泡就是了,有些人是不喝這種適度發酵只喝清香型發酵度約25%左右,但完全沒有綠葉紅邊,發酵的程度並非都取決於綠葉紅邊從萎凋到靜置攪拌都是有發酵作用生茶發酵較低大浪堆菁時間很短所以看人喝,我自己是比較喜歡這種傳統烏龍適度發酵適度焙火茶要說是中發酵茶也可以,但我把他歸類傳統半生熟烏龍茶,何謂傳統半生熟,說到傳統就是以前比較古早的做法發酵度比較高但焙火相對比較低,發酵整體來說約30-35%焙火15-20%,如果要硬是說幾%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每個師父拿捏都不一定相同有些師傅都說其實做茶沒有分幾%幾%因為程序很多只是一般市面上會用%來表示但其實不能用數字來講,你看發酵如果綠葉紅邊加上其他工序都讓茶葉變熟那個是幾%其實很難說得清楚只是整理做起來加上焙火站長要有個準確的說法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但對製茶師傅來講是沒有幾%這件事情所以我只能說整體來說傳統的作法有綠葉紅邊加上靜置發酵時間長所以熟度比較高也比較有喉韻就是傳統的做法,目前只有永隆鳳凰社區比賽茶再做,一般人其實喝不習慣有喉韻的茶因為口感比較沒那麼好,喝的出喉韻的話要學,也不是每個人都學的會所以是有點難度的像站長自己會喝喉韻也是自學學了好幾年才領悟的到竅門一般沒有師傅教其實很難學,所以為甚麼目前市場是清香型的天下可想而知,而且現在年輕人和老一輩的人中間又有斷層老一輩的人都喝有喉韻的茶因為他們從小就有人教怎麼喝喉韻怎麼品茶,那後來才喜歡上茶的年輕人有些長輩其實也沒有喝茶習慣那老一輩的前輩也沒有特別教學就會形成斷層,這是站長這幾年研究的結果像日本人喝茶方法都有傳承下來古人喝茶會吸會吐所以都會發出聲音但我們台灣人喝茶就不一定了其實日本人喝茶的方法才是中國人以前人喝茶的方式,只是連年戰亂時代變遷導致傳統喝茶習慣被咖啡取代所以相對的像站長的老爸雖然有喝茶習慣但我阿公就沒有教他怎麼喝了加上教他的人也是喜歡清香型的會吸但不一定會吐會吐的話怎麼吐才能品的出來那是否有天份(我是滿懷疑的因為應該吐的方法對就品的出來),所以斷層情形是很嚴重,所以現在的人喝茶會品的其實少不會品的人占多數這也是很正常並不奇怪也不要感到奇怪或不承認甚麼的要怪就是怪時代變遷太快,或許過幾年喝茶的人多了要求也就多慢慢的會品的人也變多了那麼傳統的口味又會回來也說不一定要改變這種現況恐怕還要再等等也許不會有那麼一天也許有但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能夠理解並參考就好畢竟這是站長的個人的看法不代表每個人都會跟我一樣,生與熟其實有時候自古以來都有一番論戰有些師傅喜歡做比較生有些師傅喜歡做有喉韻,安溪師傅從以前傳承下來的就是有生和熟之分所以常常因為生熟打起來的人也不少所以其實這是無解的難題自己喜歡生一點只要你自己喝不傷胃比較清香好喝不在乎喉韻長短那就選清香,如果你喜歡熟一點要有喉韻長一點的茶那就選發酵比較高的至少不傷胃又有喉韻每個人喜好各不相同這就是茶葉有趣的地方,但站長的建議還是希望你們要懂茶買好茶不要買錯茶花錢有傷身的茶就不是好茶。

, , ,

About IT很TEA

享受下午悠閒品茶時光,就來一泡好茶吧!
View all posts by IT很TEA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